員工的先進性 |
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評選先進員工。怎樣讓我們評出的先進員工更加具有代表性、導向性?這就涉及到一個評選的標準問題,要把這個標準盡量明晰一些。同時這個標準我想也有階段性,也應當與時俱進。所以借此機會,我就以員工的先進性為題,談談當前階段在華藝員工先進性標準上需要我們注意的幾個問題。 一、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 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,是員工先進性的重要考量標準。 “專業(yè)化”:專業(yè)化來自于社會的分工,亞當·斯密很早就提出了市場經濟的“分工說”。人類社會進步的歷史就是人類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歷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利潤來自顧客,效率來自分工。由于分工逐步細化,使我們每個崗位、每個人都需要有相應的專業(yè)技能,我們的企業(yè)在市場競爭中最終也是為顧客提供專業(yè)服務、專業(yè)價值。 目前國內很多企業(yè)員工的專業(yè)化意識與程度較弱,就我們華藝而言,“專業(yè)化”更要作為一個專門課題認真地提出來。我們工作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,在分析處理問題的時候,總是找這樣或那樣的理由,甚至變成一個偽問題在爭論,實際上很可能是因為我們這一個點或那一個點不夠專業(yè)。最近技術部提出了一個廣告詞“因為專業(yè),所以出色”,這就是要宣傳我們專業(yè)化的價值。華藝扎染因為專業(yè),所以出色,所以能為顧客創(chuàng)造價值,所以有市場競爭力。但我們扎染當中的每一個崗位是不是很專業(yè)?我們的每件產品是不是很出色?我們的服裝以及其它分公司是不是很專業(yè)?我們肯定很“心虛”。今后在企業(yè)這個組織里,我們每個人要都靠專業(yè)吃飯,企業(yè)也必須要靠專業(yè)吃飯,否則沒有存活的機會。我們再也不能夸夸其談、似是而非、濫竽充數、蒙混過關了。 “專業(yè)化”如何量化?一、標準化(點)二、流程化(鏈)三、柵格化(面)。 舉例闡述怎樣體現專業(yè)化及如何量化指標:(服裝分公司面料倉庫保管員) 一、標準化:制定工作標準,而后依據標準精確操作。勤學苦練、技能嫻熟地使之付諸行動。如,為了確定進庫的面料合格不合格,就要制訂質量、數量具體明確的驗收標準…… 二、流程化:確定、編排、優(yōu)化它的流轉程序,使之格式化。如, ①檢查數量→②檢查質量→③分類堆放→④制作樣卡→⑤輸入電腦→⑥信息反饋等; 在經常做、反復做的過程中,通過不斷地學習、思考、研究、積淀,逐步把每一個點標準化,把每一個的環(huán)節(jié)、流程固化下來,形成一套操作規(guī)范 三、柵格化:整個組織系統的標準化、流程化、規(guī)范化。如,明確面料倉管保管員在服裝分公司系統中的功能、定位,在上下道工序鏈接中的責權利界定等。 這樣使得經驗可以提煉傳承,知識可以遷移共享,工作可以規(guī)范復制,有利于提高運營效率和組織績效。 “職業(yè)化”:在我們華藝,我很少聽到有人討論職業(yè)化。職業(yè)化與專業(yè)化是什么關系?我個人理解職業(yè)化就是專業(yè)化的升華,在本職位、本崗位專業(yè)化的基礎上加上忠誠和勤勉,就可以說是一個初步的職業(yè)化。忠誠和勤勉已經寫入了剛出臺的新《公司法》。新《公司法》規(guī)定了一條:公司所有的股東、董事、經理人、員工都必須對公司“忠實”、“勤勉”,這是中國和國際接軌的進步之一。 職業(yè)化意識的強弱會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很大的差異: 1、在工作的“出發(fā)點”上差異大: ?。?)一般人做工作通常從對得起自己所拿的工資這個角度考慮,“拿多少錢,就做多少事”,而企業(yè)正常的做法是把內部的分配市場化,根據各自的績效發(fā)放薪水,這就形成個人和企業(yè)之間存在工資跟實際績效在認知上的一對矛盾,往往對工作帶來負面的效應(2)有的人做工作是為跟進配合他人,不能因為自己拖拖拉拉影響他人?;谶@一出發(fā)點,結果工作中總是消積等待、被動應付,工作的效果就打了很大的折扣(3)職業(yè)化程度高的人工作是根據崗位職責與職業(yè)道德,只要是崗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就要盡全力做好,并把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作為學習鍛煉自我提升的機會,單純而執(zhí)著,日積月累,做事自然就容易成功。 2、在角色扮演上差異大: 每個人都有不足、劣勢或瓶頸,職業(yè)化意識差的人總是說:我就這個個性,并作為一個理由聽之任之,這樣的人往往很難改造自我,走進角色;職業(yè)化意識強的,則按角色要求馬上調整改善自我,迅速適應、融入環(huán)境,向職業(yè)崗位要求堅定自覺地靠攏,逐步成為優(yōu)秀的“角色演員”。 3、在工作中個人情緒影響差異大 有的人個人情緒對工作的影響很大,在有利可圖、或能顯示個人能力的時候就充滿熱情;當有時要為他人做“嫁衣”,要為組織績效做“配角”時,就很消極很抵觸。這在很大程度上與職業(yè)化程度不高有關系。如果崗位職責、組織目標一直跟著你的心情、臉色變,那么整個企業(yè)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的能力就不可能強。只有每個員工職業(yè)化,才有職業(yè)化的企業(yè)。 目前有不少剛進職場的大學生,工作沒幾天就覺得:我不喜歡這個工作,不喜歡這個企業(yè),然后就有很多怨言。如果真的要他說喜歡什么,他又說不上。實際上他喜歡的就是工作低要求、低壓力、高收入、高地位、高榮譽。如果沒有努力、刻苦,怎么可能找到一個點去專業(yè)化;沒有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的摔打、積淀,根本沒資格談喜歡不喜歡、談跳槽,談也是奢談。企業(yè)的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是現代企業(yè)管理的基石,崗位職責分解、崗位分工標準創(chuàng)造出了可重復性的標準崗位,而重復既造就了熟知細節(jié)、行為慣性,成就了造就個人效益和細節(jié)管理的基礎。所謂的規(guī)模經濟、規(guī)模效率,并不是來自于簡單的規(guī)模擴張,資源擴張,而是來自于高度非人格化的組織結構設計能力。全球連鎖、分公司并不是來自于表面的品牌、聲譽的影響力,而是來自于組織自身高度標準化、流程化的組織復制能力。精細產品,穩(wěn)定質量,并不是來自于員工的超凡脫俗、三頭六臂,而是來自于員工高度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的職業(yè)能力。 希望在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上,我們的員工能代表現代企業(yè)的先進性,我們的全體員工要向這個方向靠攏,使我們華藝逐步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起來,為客戶提供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的服務與價值。 二、敢管、會管 從表象上看,這似乎是個極端淺顯的問題,但是在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(yè),尤其是在華藝這卻是個非常深奧的、老大難的問題,是能否持續(xù)生存發(fā)展下去的突出關鍵問題。 敢管,是一個首要的問題。我們一定要喚起每一個管理者的管理責任感,堅決摒棄現實工作中管理者普遍存在的三種不良心理傾向,導致放棄管理目標或降低管理要求: 1、“做好人,也能管理好”。 如果管理者對他的下屬是一個很講情義的好人,又把管理要求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,那么他值得表揚獎勵,因為他很有辦法,很有水平,很有能力。但是實際上99%以上的做好人,實質都是以犧牲或降低管理要求、標準為代價的。管理必然要面臨人的態(tài)度、認知、能力等方面的極大差異,必然要面臨分歧、矛盾、沖突,在各種復雜錯亂的條件下,把團隊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都統一到管理目標和要求上來,并非易事,這就需要權威,需要剛性,甚至需要做“臭人”。以我的閱歷與教訓來看,管理能到位,又能做“好人”的概率實在太低,不可能僅僅是華藝的管理者“運氣”特別好,“修煉”特別高。我們希望在嚴格管理,要求絕不降低、絕不放棄的前提下,能夠更好地尊重人,理解人,加強思想引導溝通,注意工作方式方法。但是如果以這個為代價,那么作為管理者本身就是不稱職、不夠格。 2、“標準太高,實際上做不到”。 這往往是管理意識弱,責任缺失,對自己管理能力沒底的一種借口與托詞。如果是標準確實高了,在接受任務時,就應當向上司提出來,與上司共同研究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標準,而不是到實施階段,用 “反正達不到標準”這樣一種自我安慰的心理來放松管理。 總有人埋怨,我們的上司要求太高,而不是說自己的要求低。反過來說如果上司的要求很低,你的自我要求會高些嗎?你會有安全感嗎?嚴格來說,從高層管理者到操作執(zhí)行者,由于專業(yè)程度的提高,每個工作環(huán)節(jié)的專業(yè)要求應該越來越高,這才能把事做精做透做好。但由于我們習慣于得過且過、松懈疲沓,少干多拿、少做多“評”,打哈哈、玩世故,標準老是打折扣,所以總是顯得上司的要求高。這是一個能夠長期健康發(fā)展的企業(yè)嗎?這是一個能讓人不斷獲得高收入回報的有吸引力的企業(yè)嗎? 3、“嚴格管理就是非人性化”。 “目前世界潮流就是追求個性化、人性化管理,追求人的價值實現,我們不能跟老板一樣,做跟潮流相反的事”。首先,要滿足的是你的服務對象,是你的顧客、消費者,你為他服務的時候你要講人性化,你提供的產品要人性化,即使跟顧客有相左的地方,也要盡可能去克制調整自我,去適應顧客,這叫人性化服務。但是作一個企業(yè)的生產者、經營者、服務者決不容許有濃烈的“人性化”自戀情結,否則,我們就不能滿足顧客的個性化、人性化需求。其次,在企業(yè)內部,嚴格管理與尊重人的價值并行不悖。嚴格管理是企業(yè)組織中對員工最基本、最本質的人性化,把非職業(yè)人訓練成職業(yè)人,把低級職業(yè)人訓練成高級職業(yè)人,讓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學習提升,不斷自我超越,使之獲得更強的專業(yè)能力,更高的職業(yè)崗位與更大的人生價值,而不是不負責任放任自流,這才是企業(yè)人性化的基點和起點。我們決不容許在這個問題上本末倒置、混淆視聽的反向思維和錯誤行為。 好產品的生產就是要嚴格按照操作規(guī)程來實行精細化管理,太多的質量問題、效率問題,都是因為不按照操作規(guī)程,馬虎隨便造成的。我們不能把散漫、自由等非專業(yè)化、非職業(yè)化的東西都拿人性化來包裝,而將企業(yè)責任與管理要求一降再降。市場經濟條件下,整個企業(yè)組織就是責任組織,業(yè)務流程就是責任流程,管理就是責任,管理者就是責任的承擔者,我們一定要牢固確立這種責任意識。沒有這種責任意識,不敢抓不敢管,那么企業(yè)的其他事情都免談。在管理要求得不到實施的時候,不要幻談人性化。 管理大師哈默爾反復告誡西方企業(yè):“現代管理理論的發(fā)展過程中始終有兩個目標并存:管理如何更加科學化和管理如何更會有人性化。如果認為后者比前者更加光明,那么就大錯特錯了!”。我們要在科學管理的本質與效果中體現人性化,對不同層面、不同對象,選擇不同程度、不同類型的“人性化”管理,實施有效的管理方法,充分體現企業(yè)對員工的終極關懷與人文關愛。比如后道車間的訂扣機老是打員工手指,如果我們的各級管理者都有極為強烈的對員工“十指連心”的人性化的終極關懷,那么在嚴格管理的過程中,我們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。 會管,就是實施有效管理。 1、首先從管理的內涵來認知什么是管理。管理的內涵,博大精深。我們可以從幾個命題略加管窺: 命題一:管理=科學+藝術+哲學。中國企業(yè)管理最缺的是科學,我們往往強調人的感覺,所謂“靈機一動,計上心來”,但從客觀規(guī)律去認知它,去把握、駕馭、應用它這個方面缺得太多。中國企業(yè)向西方學習管理的科學性是非常緊迫的。由于管理的對象是人,人有許多的個性,有很多變數,很難把握,必然需要藝術性。同時管理孕藏著哲學,它必須對整個世界有個大的認知,要有一個正確的整體方法論,然后科學地認識它的規(guī)律,然后藝術地把握引導人的感知。 命題二:管理=實踐性+創(chuàng)造性。德魯克說,“管理就是實踐”。管理是面臨實際問題,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,管理的效用在于應用。在這個實踐過程中要加上自己的創(chuàng)造,這個創(chuàng)造不可能照搬照套就管用,一定要“破萬卷書、行萬里路”,再加上自己的熱忱、努力、聰明才智,充分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和創(chuàng)造性,才能獲得管理成功。 命題三:管理=理論+技術。管理需要一定的知識厚度、理論體系,同時管理更是一項應用性很強的技術。經濟學是解決知的問題,管理學是解決行的問題。管理是在理論指導下的操作層面的技術,這就要求管理是“動腦”和“動手”有機的結合。 命題四:管理=普遍性+個性。管理肯定有基本的原則方法,要去深入系統地學習它,研究它,但管理本身又充滿了無與倫比的個性。哈佛大學MBA案例教學法,就是針對個性案例來分析教學,總結出管理的普遍性規(guī)律,但在普遍性里又包含著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征。所以,管理本身往往就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。 因此,學會管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,不斷漸進的過程,各種各樣的管理原則、理念、方法、技巧,讓人目不暇接、焦慮苦惱,否定之否定、不能窮盡。對此,我們要有充分思想準備,不能自以為是,盲目自大,要虛懷若谷,反復學習思考實踐。 2、中國企業(yè)目前面臨的管理窘迫:中國加入了WTO,但我們太弱小,西方是強勢,是參加游戲的運動健將又兼當游戲規(guī)則的制訂者與裁判,你必然要受到他的欺侮與打壓。05年紡織品國際貿易爭端就是例證,它實際上是在用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,這可笑嗎?但這又是嚴竣的現實。窘迫還體現在水土不服。內部外部都不配套。內部員工跟不上企業(yè)管理要求,有矛盾沖突,外部政府部門在思維方式、運行模式上卻是在兩股道上跑的車。 全球經濟一體化,中國開放并入世,迫使稚嫩的中國企業(yè)必須立即與世界跨國公司巨人同臺競技,而同臺競技時所有規(guī)則都是西方制定的,要按照西方走。但恰恰我們的傳統文化,又喜歡把別人的東西轉為自己的東西,“化人為己”。技能、技巧方面的“拿來主義”是可行的必須的,根本原則、基本規(guī)則的“化人為己”是自欺欺人,所以我們的學習與企業(yè)的管理是非常痛苦的,要有脫胎換骨的艱難歷程。 今后究竟是中國式管理好還是西方式管理好?我們很難作簡單的評判。但是現在要毫不猶豫地拋開中國數千年傳統商業(yè)的管理邏輯,向西方企業(yè)的管理規(guī)則學習,則是當務之急,根本之舉!當然全盤西化也會不管用,中國式管理怎樣體現?我們要學會:西方規(guī)則——中國方法,并逐步使方法融合于規(guī)則。 3、要加強自我管理 很多的不敢管、不會管,就是因為自我管理不夠,意識不強。中國企業(yè)的管理提升,一定是以職業(yè)經理人的自我管理提升為前提的。優(yōu)秀經理人有三個層面,三種境界:“做”、“坐”、“作”。 “做”經理,要肯做、會做,能夠吃苦耐勞,熟悉業(yè)務,技術較強,管好人,帶好人,有一定的團隊精神和組織績效意識等;“坐”經理,要坐下來理清發(fā)展思路,制定管理制度,設計組織結構,把握市場需求,超前找人、識人、育人、用人,善于協調問題,處理問題,有較強的全局性、系統性、前瞻性、協作性;“作”經理,作為一個管理者,因為你的存在,組織成員有了安全感和進取感,組織有了發(fā)展方向,組織永葆青春活力,組織凝聚成一個強大的有戰(zhàn)斗力的集體,膽大心細,敢作敢為,嚴于律己,為人師表,持續(xù)學習能力強,將個人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融入到公司的發(fā)展軌道上,將個人的發(fā)展建立在公司、部門發(fā)展的基礎上。“做”經理,組織得到了一個很強干的“人”;“坐”經理,組織得到了一個“將”;“作”經理,組織得到了一個“帥”。我們自我管理的目標,都要希望定位成為管理職能與范疇中的“帥”。 自我管理,要培養(yǎng)凈化出一個良好心態(tài),這是目前提升的一個瓶頸。①、要保持一個單純的心態(tài),即“豐富的單純”。而實際情況,往往表現為“貧乏的復雜”,所以解決問題就非常難。管理的要求是什么、原則是什么就怎樣做。指向明確,目標單純??紤]太多,患得患失,問題就解決不了、解決不透。②管理者經常與“精明”打交道,怎樣看待“精明”?太平洋集團老總嚴介和(05列入英國胡潤排行榜中國富豪第二名)上月在清華講課中是這樣評價的:一流是“精明+厚道”,二流是“厚道+厚道”,三流是“精明+精明”;另有一個“中國通”的外國人是這樣評價的:中國人的精明,大多讓人感覺是小聰明,中國“精明”的人太多,收斂自己的聰明,展示別人的聰明的“高明”的人太少,左右影響發(fā)揮高明人的“英明”人少之更少。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,耿耿于懷,按照自己的狹隘心理慣性思維去把別人的看法“化人為己”,這對管理非常有害。 4、不要忽略對上司的管理。把上司看得太高、太神,或者對上司滿不在乎,嗤之以鼻,都是忽略了對上司的管理責任,往往到后面問題多、情緒多、抱怨多、牢騷多。所以平時要注意管理自己的上司,先給甜頭,不斷做些小努力、小試驗、小成效,體現你的務實、風險防范意識以及自身的素質、潛能,然后知道他想什么,不斷提出合理化建議,推動他工作的開展。要有實證表現出你值得上司的信賴、放心,讓上司看到希望和未來,不聲張不渲染地彌補上司的弱點與不足,遇事給上司啟發(fā)和思考,遇到問題要迅速抓到肇事者,交給上司,當面丟掉他不喜歡的東西等等,這樣上司就能變成你的有效資源。 今天在座的都是非定額與管理人員,都負有一定的管理職責,我們一定要在敢管、會管這個問題上具有很強的先進性,這是企業(yè)的希望之所在。 三、控制成本 產品三要素:質量、交期、成本。如果從成本的角度考察,品質與速度也是影響成本的要素。朗咸平認為:“做大做強必死無疑”;只有把成本控制作為可量化的指標,使該能力逐步提升,然后做強做大,才是健康發(fā)展。利潤=收入-成本,收入(價格)是由市場決定的,剩下的問題是要想利潤高,只能在成本上下功夫,做文章??刂瞥杀臼玛P企業(yè)生死,一定要以成本控制能力來支撐企業(yè),做企業(yè)的堅強平臺。比如韓國的三星手機,他的利潤就非常高,04年從03年全球500強的九十多名躍升到三十多名,他的策略就是堅決不搞高端研發(fā),他就搞外形設計,搞成本控制。市場競爭越激烈,成本控制能力就越要強。 為什么做大做強,企業(yè)必死無疑?因為這個大與強都沒有量化指標,沒有標準,做大了,是不是真的有競爭力,不可考量,所謂的做強,也是非常飄渺的。強的標準就是成本控制能力,你的成本控制能力超過了同行,你就是強,你超得特別高,你就特別強。如果你做強了,成本控制了,再做大,在做大的過程中,一直關注成本控制能力,一旦有下滑的趨向,馬上停止,如果下滑比較厲害,馬上收縮,這個企業(yè)就可控。我們一定要做成本的殺手,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大幅度減少浪費。華藝的浪費除了生產浪費以外,很多很大的浪費是在計劃設計沒做好的浪費,組織功能低下的浪費,團隊效率不高的浪費等等。管理是乘法原則,其中一個因子為零,則結果為零,一個因子為負數,則結果為負數。 生產浪費有顯形的浪費,也有隱形的浪費。顯形浪費我們看到得非常多,比如超支出、超消耗、超備次、大量的跑冒滴漏。隱形的浪費,比如為了生產所做的準備,反復的等待、反復的搬運、反復的檢驗等等,這些絕大多數都是浪費,都不產生新的價值。顯形與隱形的浪費都是管理的問題,所以說管理的空間十分巨大,我們一定要增強成本意識,加強精益生產管理。1、倡導“三精”精神:“精打細算,精工細作,精益求精”。2、充分發(fā)揮績效考核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,找到杜絕浪費的點,而切切不能搞歪了,變成了“內戰(zhàn)”。要眼睛向內、加強管理、控制成本、減少浪費。3、警惕、淘汰無成本控制意識與能力的人員。 希望以上三個問題的討論,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明晰員工先進性的標準,能夠讓評選出來的先進員工在導向性上更加明顯,希望華藝的全體員工更加具備現代企業(yè)員工的先進性! |